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https://m.39.net/baidianfeng/ □杨新元 艳阳高照,鲜花盛开,惠风和畅。 这是今年四月的一个清晨,7点半出发,我们从杭州驱车两个多小时,从浦江高速公路路口下来后,又经过近半小时的行驶,来到了陈望道的故居前。 这里有望道邮局,这里有初心承诺厅,还有义新欧进口商品陈列厅,还有一群穿着校服、带着红领巾,在广场上欢喜雀跃的孩子,一切都是那样生机勃勃。 “欢迎来到望道信仰线”,我的手机里,跳出一条短信:“欢迎你进入‘红色火种’《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首译地义乌市城西街道分水塘村——陈望道故居。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陈望道先生选择信仰,传播信仰的‘真理之甜’,也可以感受到‘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之甜’。” 我知道,“真理的味道有点甜”,讲的就是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一 那是年早春,也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就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年轻的陈望道应《星期评论》社的约请,回到故乡——浙江省金华义乌的山村分水塘,依据英文本和日文本,开始了他的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工作。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著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内容博大精深,表述文采飞扬。要翻译这部经典著作,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通过中文准确地传达出来,谈何容易。 虽然,《共产党宣言》在中国早有不少人作过介绍。但是,有的只是摘录,有的又半文不白,十分拗口。所以,尽快出版一部完整而通俗易懂的《共产党宣言》,对中国的革命事业是非常必要的。 在经历了闻名全国的“一师风潮”后(陈望道在浙江第一师范工作过),陈望道深切感到,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应该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因此,必须有一个更高的判别标准,那便是马克思主义。 他认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翻译者起码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入的了解;二是至少精通一门外语;三是要有很高的汉语言文学素养。他认为自己当仁不让。 就在陈宅旁一间破陋不堪、四面漏风的柴屋里,一块铺板和两条长凳,既当书桌又当床。 春寒料峭。在浙中地区的金华义乌,早春还是相当寒冷。夜晚,剌骨的寒风从四壁漏墙向陈望道袭来,冻得他手足发麻。 就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陈望道孜孜不倦地翻译着《共产党宣言》。 他的一日三餐和茶水等,都是由母亲给他送过来的。 有一天,母亲看到儿子日夜辛劳,生怕他累坏了身体,特地搞来糯米,包了粽子给他吃,还加上一碟当地盛产的红糖。为的就是给他补补身子。 过了一会儿,母亲在外面高声问他:“要不要再添些红糖?”陈望道连声回答:“够甜够甜了。” 待母亲进来收拾碗碟时,只见他满嘴是黑黑的墨汗,不由得哈哈大笑。原来,陈望道专心致志地译书,竟把墨汗当作红糖蘸着吃粽子,自己却全然不知。 就这样,陈望道以平时译书的五倍努力翻译《共产党宣言》,一盏昏暗的小油灯,伴随他度过了无数个漫漫长夜,迎来黎明前绚烂的早霞。 年4月下旬,陈望道终于在分水塘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中文翻译工作。 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装,中国革命从此走上了正途。 二 此刻,我缓缓走向陈望道故居。 大门上方一块黑色的匾额,“陈望道故居”五个金色大字遒劲有力,是已故上海市市长汪道涵手书。一块石碑竖立在大门旁,赫然写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望道故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年10月7日公布。 很难想像,一个学贯中西的大文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个最早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大学者,当初就是从这个简陋而朴实的农家走出来的。 出陈望道故居,左转,沿石板小路一直向前走,不一会,就来到了鲜花绿树簇拥的“望道展示馆”。 两件事我印象深刻: 一是立在半山坡上的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真理的味道非常甜”八个红色大字。这是陈望道的切身感受,也让我们每一位参观者感同身受。 二是走进展示馆大厅眼前一亮:迎面红色的背景下是年轻的陈望道的全身雕像。他穿着长衫,手握一本《共产党宣言》,英姿勃勃地站在我们面前。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的耳边响起了诗人臧克家的诗句。我想,陈望道就是这样的人。他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四十多年,可他的精神却时刻在鼓舞我们,激励着后来人。 整个展厅分三部分:一是序厅;二是追望大道,探求初心;三是砥砺初心,直译宣言。 “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使我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接受马克思主义,认为它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是:陈望道译的《共产党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以及柯卡普著的《社会主义史》。到了年夏,我已经在理论上和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且从此我也自认为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这是毛泽东主席、共和国的缔造者说的,也是对陈望道先生的最高褒奖。 年4月未,当陈望道终于译完《共产党宣言》后,经陈独秀和李汉俊二人校阅,陈独秀就想方设法给予出版。这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共产国际维京斯基以及他的翻译、俄籍华人杨明斋的帮助。 当时,共产国际派维京斯基来中国,与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建立联系。他们得知《共产党宣言》出版遇到困难,便立即从带来的共产国际经费中抽出部分经费资助出版。 于是,在上海拉斐路成裕里12号,建起了一个名叫“又新”的小型印刷厂。 年8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问世。 此书一出版,就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泛欢迎。首次出版印刷本,很快售罄。当即再版,9月重印。仍然旋即售罄。后来一次又一次地再版重印,到年5月,已重印17版之多。 在展示厅,我看到了各个时期再版的17种《共产党宣言》,这些封面各异、纸张已泛黄的《共产党宣言》,似乎在向我们昭示,陈望道呕心沥血翻译出版的第一本中文版《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促进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共产主义思想,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 金克雷·伍德说:“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你所完成的事业。有的人活了将近一个世纪,到头来仍是一场空。”而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20世纪20年代,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情,陈望道参与了共产党的建党工作,他是多么幸运,他的人生因此而绚丽多彩。 年5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等人以《新青年》编辑部为中心,经常开座谈会,研究中国社会的改造问题。在中共“一大”召开前,先后参加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有十余人,陈望道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年5月以后,国民党将《共产党宣言》列为禁书,不准再版,陈望道本人手中连一本《共产党宣言》也没有。 年1月,也就是相隔近30年后,陈望道去北京图书馆参观,副馆长鲍正鹄取出珍藏的年9月版《共产党宣言》,请译者陈望道签名留念时,年已85高龄的陈望道才得以重见他所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早期版本。他激动得老泪纵横,感慨万分。 当我得知这个细节时,我也十分感动。我的耳边,突然响起了上世纪80年代的一首老歌《今夜的寂寞让你如此美丽》,是歌手陈明演唱的。旋律高亢而带有一点落寞。我想,如果把歌词改一下,那就十分切合陈望道先生了: “革命的人生让你如此美丽,并不需要人打搅你的平静;辉煌的经历让我如此美丽,并不需要人记住我的过去……” 陈望道,一个让所有人记在心里的名字,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的日子里同,你的名字将被人们反复提起。 作者简介:杨新元,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日报高级记者 邮编:33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wushizx.com/ywsxc/157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