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4/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www.bdfyy999.com/

今年1月至4月,金华全市农村信访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7%。信访量下降的背后,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监督管理机制在发挥作用。

去年年底,金华全市个村完成换届,全面推行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经济合作社社长3个岗位“一肩挑”。该怎样把更集中的村级权力“关进笼子”?如何保障村级组织平稳有序运行?

金华迭代升级以村务监督制度为核心的“后陈经验”,从人员、流程和技术三个维度,织密农村组织运行监督网,把集中的权力转化为干事的动力,推动农村良性发展。

近日,记者走访金华农村,感受变化。

派第一书记

强化村务监督

“一肩挑”后村级权力更加集中,给村级事务的监督带来了挑战。怎么办?

金华打破以往只在软弱涣散村和经济薄弱村派出“第一书记”的做法,在全市所有村都选派“第一书记”。“第一书记”“扩容”,带着组织关系专职驻村。除了指导村庄发展,作为乡镇纪委、村监委和村民之外的又一支监督力量,“第一书记”还肩负起强化村务监督的职责。

金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一书记”都是当地熟悉村务运行的县(市、区)、乡镇(街道)机关干部,任职经历会作为他们个人评优评先和提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去年年底,经主动报名、层层选拔,个“第一书记”全部到岗。

如今,“第一书记”工作开展得如何?我们首先来到兰溪市穆坞村。

穆坞村种了5.56万亩枇杷,是我省最大的枇杷种植地之一。漫山遍野的枇杷树中,一大片新建的大棚在太阳下闪闪发光。“这是今年新建的60亩智能大棚。要不是我们周书记提醒,这件事情上我差点就犯错了。”村支书王茂星开门见山,说起了“第一书记”的好。

周书记叫周树新,是兰溪市农业农村局干部。去年12月,他主动报名到穆坞村当“第一书记”。“我懂枇杷产业,无论是监督村务,还是发展村庄,我自信都能做到位。”周树新说。

种了30多年枇杷的穆坞村,在很大程度上靠天吃饭。到穆坞村后,周树新就与村班子商量:能否由村集体投资,搭建一个智能大棚,降低天气的影响程度,给穆坞枇杷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整个项目投资预估多万元,属于重大项目,必须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可是,周树新发现王茂星的会议通知,只发给村两委班子,便立刻要求王茂星改正——让村民代表一同参加会议。

“周书记和我面对面办公,我做不到位,他立刻能发现,要求我改正。”王茂星说,他后来也是“惊了一下”,千万元的项目如果程序不到位,会给未来村庄发展留下很多隐患。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类似穆坞村智能大棚项目立项过程的纠偏监督有很多。“第一书记”常年驻村,熟悉村内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民生问题、矛盾纠纷等情况,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中止村务运行中的不规范行为。

此外,“第一书记”作为新的监督力量,与其他监督主体、特别是村监委形成了监督合力。“各有侧重,各司其职。”金华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第一书记”主要负责监督村级事务的决策把关,比如会前议题酝酿、决策程序规范、决策失误纠偏、审核签字上报等。村监委则负责具体执行过程的监督。

这次村级组织换届后,金华还进一步充实村监委监督力量:针对现在农村项目多、工程多的特点,成立“1名村监委成员+N名党员+N名村民代表”组成的专项监督小组,专门对某一事项进行监督,让监督更精细、高效。

晒出“权力图”

让村民懂流程

记者在义乌、武义、金东等金华各县(市、区)采访时,发现许多村会议室墙上,都挂着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申请流程、农村宅基地审批流程等,村里办事审批流程怎么走、怎么监督,都被一一画出来、晒出来,好看又好懂。

以武义《村集体投资10万元以上(含)工程建设项目发包流程图》为例,按照发包流程,先由村集体提出发包计划,经“第一书记”出具初审意见后,报送乡镇(街道)三资办、招投标工作领导小组,再召开村务联席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会议通过后,再由村监委组建工程建设监督小组,最后进入招投标程序。整个流程一步一步画出,清晰明了。

“不只是墙上挂着。村里办事审批流程都做成了图册发到村民家里。村务怎么决策、村民怎么办事、怎么监督……全部明明明白地公开。”义乌市苏溪镇六都村“第一书记”楼启书说,群众要监督,先看流程。如果没按流程走,里面大多有问题。

据介绍,近些年来,为了规范村级组织权力运行,金华各县(市、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一直未能将其系统化。小微权力清单大多是作为村干部工作指南,既未加入监督流程,也未向全体村民普及。

“一肩挑”后,为约束村主职干部权力,金华市要求每个县(市、区)把村级事务操作标准化、村级权力监督可视化,把分布在各个部门单位、各级文件规定的涉农审批程序、规章规定,以村民办事、村庄运行的发起点为开端进行系统梳理,并按照工作流程加入监督步骤,合成“村级事务工作流程图”,发放给全体村民,让村民清楚村务运行的规则。像武义县,梳理出村级重大决策、村级财务管理、村集体资金和资产管理、农村宅基地审批、村干部误工发放等11个方面、32项村级事务工作流程图,实现村级权力全部公开。

村务按“图”运行,义乌六都村尝到了甜头。他们村有九间半店面房,长年出租。往年村两委自主招标,年租金约7万多元。去年底到期后,按照义乌“村级工程和招投标事项管理流程”,必须到义乌市不动产权交易中心进行统一招标。“知道租到多少钱吗?14万!我们都吓了一跳。”六都村村支书陈志刚坦言,他刚开始还犯嘀咕,有人会来租吗?没想到租金翻了一倍。“这一回干出来,村民都对我们另眼相看了。”陈志刚笑着说。

武义的32项村级事务工作流程图,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32条”。“以前,村里做工程采购,发票由经手人、村监委主任、村支部书记签字后就能报销。现在按照‘32条’,明确要求发票要经手人、负责项目的村干部和村监委的专项监督小组签字,然后村支书、‘第一书记’签字,最后镇农经站审核才能付钱。流程更规范,想玩‘猫腻’就难了。”武义县履坦镇叶长埠村村民程大政说。

金华市认为,村级事务应及时公开。若公开时间滞后、公开形式单一,会增加监督难度。

在义乌市大陈镇红旗村,记者在村口的村务公开栏上看到,玻璃窗里挂着厚厚一叠账目。“这个看不太明白。”路过的村民陈强,得知我们的身份后,给我们指点迷津,“我们现在主要在手机上看,一张张原始凭证可以翻,还可以放大看,有疑问还可以保存起来找村监委主任问。”

42岁的陈强,是村子里的养鱼大户。农闲时,会为村集体的项目工程打工。他说他很关心村里工程项目派工情况,村里每周在“清廉钉办”上公布的务工人员清单,是他必看的内容。“你看,点开这个清单,哪天派给谁了?什么活?多少钱?我都清楚。”陈强说。

据了解,为适应村级组织换届后“一肩挑”的新格局,金华去年就开始布局试点,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监督模式,在定期墙报公示的基础上,把村务在钉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wushizx.com/ywsrk/157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