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医共体正在悄然改变“就医路”。今年4月30日,义乌市13家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义乌市医共体建设开启了新篇章。医院与北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赤岸中心卫生院、大陈中心卫生院四家医疗单位组成医疗集团,实施管理一体化运行。如何催生医共体之间的“化学反应”?医院围绕一盘棋、一条心、一本帐、一目标、一股劲建设医共体,推动体系、机制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化升级,让原先“各自为政”的医疗机构逐步成为“一家人”。换牌引名医,让群众更踏实北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换牌为医院医共体北苑院区,并成立王宏献名医工作室。医院医共体的“大家长”王宏献,每月在北苑院区安排坐诊,让北苑社区的百姓们既能得到知名专家的诊疗服务,又能享受本地的医保政策;与此同时,医院每月安排15次以上的临床专家下沉北苑社区,重点援助妇产科、内科、内分泌科等临床科室,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长期患有慢性疾病的我来说,医院医生在家门口给我们瞧瞧病,我就感到踏实。”前来就诊的陈老师在看完医共体的介绍后说道。信息全共享,让群众少跑腿“大夫,我真的不用跑去城里拍片了?”来自赤岸镇的朱大爷遭遇意外导致骨折,手术虽然很成功,但术后的治疗和检查,让朱大爷犯了愁。十天、二十天得一复查。无奈他只好来到离家不到三公里的医院医共体赤岸院区,最后医院医共体医学影像共享中心远程会诊帮他解了燃眉之急。据悉,医院放射科是义乌市重点学科,对4家医共体基层卫生院开展远程会诊服务。据医院放射科主任王永仁介绍,义医共体远程会诊系统的推行有望破解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难题,对医生自身来说是减轻了压力,把病人能够分流;医院来说医院的技术为其提供指导,培养人才。家门口住院,省钱还更省心“作为一名医生,一个救助电话,就像是冲锋的号角。而号角的指向,就是我们出征的方向。”医院外一科主任何金奎坚定地说道。6月19日晚,何金奎为一名因“脑胶质瘤术后”长期住在医院医共体城西分院的吴大伯顺利地做了手术。据悉,医共体成立以来,医院与城西分院深度融合,实施医共体一体化病房的标准化建设,实行医疗、护理、后勤等同质化管理,明显提升了城西分院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今年5-6月份,城西院区出院病人同比增长%,床位使用率同期增长%。名医专家有保障、信息共享少跑腿、住院方便又省心、就诊秩序井然、便民措施暖心……医院的医共体正孕育着具有温度且更有力量的生态圈。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wushizx.com/ywsrk/1543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