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8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杨晨龚望平 “我一定会来义乌打开全球市场。”说话的人名叫丹妮,是亨罗(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之一,也是第三期“义路同行-全球青年创业培训计划”的学员。 见到她时,她正和丈夫雷利一起参观义乌陆港电商小镇,里面的一切都让她觉得不可思议。过去三年时间里,她专程赶到义乌考察不下20次,这次的培训不仅让她更加坚定了到义乌投资创业的信心,也为她创造了最好的“进场时机”。 临别前,她再次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洋创客’选择义乌很明智,不打开义乌市场,就是放弃赚钱。” 来自厄瓜多尔的“水果女王” 丹妮来自南美洲西北部国家厄瓜多尔。得天独厚的气温和湿度以及相当长的雨季,让那里的水果不仅高产,而且美味可口。 “西瓜、甜瓜、菠萝、芒果、木瓜、柚子等等,我们那儿最不缺的就是水果,就连当地人的早餐也都是以水果为主。”丹妮笑着说。 厄瓜多尔是世界第一大香蕉生产国和出口国、第三大鲜花出口国,还享有“世界虾池”美誉。20多年前,丹妮和丈夫靠卖蔬菜和鲜花起家,成立了贸易公司,后来又凭借出口水果把生意越做越大,客户遍布中国、美国、智利、马来西亚、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 丹妮于三年前在上海注册成立了亨罗(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目前在国内,仅水果出口这一项业务,平均每周就可以卖出两个货柜,重量达公斤。她说她最感谢的就是中国,中国市场是她事业的重大转折点,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优质进口水果,未来的潜力极大。伴随着清关、物流等愈发便利,当地企业都希望把握趋势、抓住机遇,扩大对中国的出口。 选定义乌寻求电商突破 包括丹妮夫妇在内,参加第三期“义路同行-全球青年创业培训计划”的学员共有28人,来自16个不同的国家。丹妮说,之所以报名参加培训计划,就是想更了解义乌,尤其是义乌电商发展。 “其实7年前我刚来中国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义乌了。”丹妮说,她第一次走进国际商贸城的时候,就被里面的场景惊呆了。“数万个商铺,数百万种商品,经营户大多都能用英文同客户交流,同外商交谈的身影随处可见……” 促使丹妮想在义乌发展的原因,除了看中义乌市场外,更重要的还是想通过义乌,让电商渠道更加通畅。“这其实是我们公司目前的一大痛点。”丹妮说,虽然她们的芒果、樱桃等进口水果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有着不错的销量,而且也设立了许多分公司,发货非常便捷,但受中间环节的影响,利润空间不断呈现出被压缩的迹象。 去年,丹妮专门招募了一批电商人才,在公司新设电商部,就是希望通过电商渠道,去掉中间环节,把优质水果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而义乌近年来不断提速的电商发展,也让她对这座城市充满渴望。在全国各知名平台的电商账户中,来自义乌的达27.8万户。其中内贸网商账户数超15.5万,外贸网商账户数超12.3万。数据显示,义乌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网货市场,年义乌电商交易额亿元,同比增长25.3%。年邮政和快递业务量超19.09亿件,同比增长71.79%。义乌内贸网商密度国内第一,外贸网商密度国内第二。 “义乌的电商氛围实在太浓厚了,甚至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根网线,就可以把优质商品卖往全世界。”丹妮说,相比上海,义乌的各项经营成本以及政策条件都更有优势,完全可以让公司的业务更上一层楼。 满怀信心看好长远未来 “义路同行-全球青年创业培训计划”旨在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到义乌创业就业。自首期成功举办以来,一年内已吸引近百名“洋创客”参与其中。 学员大部分都来自国内一线大学,有不少还是在读的留学生。与他们相比,丹妮的创业经验显然更加丰富,而且对机遇的把握也更加精准。 “我非常看好义乌市场,过去三年时间里,我都已经来了不下20次了。”丹妮说,之所以来了这么多次都还没有在义乌投资,除了缺乏“引路人”带她全面了解这座城市外,她心中也一直在酝酿更长远的方案:在义乌“买全球、卖全球”。 11月13日,为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以“开放义乌,全球中小企业贸易伙伴”为主题的中国义乌进口商品博览会秋季展开幕,众多进口商品在义乌展出,其中许多参展商来自刚在上海闭幕的进博会,丹妮就是其中之一。在首届进博会上,她们展出的进口芒果一经展出,便收获了不少订单;随后到义乌参加秋季展,也是快速达成了不少合作意向,让她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接下来,我们会先在义乌设立分公司,不仅仅做水果生意,还要把义乌市场的优质商品卖回本国,逐步打开南美洲市场、积累更多经验后,向全球市场发力。”丹妮说。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yiwushizx.com/ywsjj/1572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