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佩庆 “义乌一中师生胜利完成秋收冬种任务”“共青团义一中总支第一分支全体同志合影”——你知道这里的“一中”是指哪所学校? 告诉你,义乌人差不多都猜错了! 关于校名文化 学校名称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一所学校办学时间长了,其校名就会随之积淀出无形资产和品牌价值。当然,学校名气越大,其校名的无形资产也越巨大。一提起某个熟悉的校名,人们自然就会和这所学校曾经发生过很多的人和事联系起来,在每个知道这所学校的人的脑海里产生一幅心理地图,并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情感上认同等现象。 校名还具有社会功能。一所学校的校名或许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变迁。比如我们到某个陌生的城市,发现市中心的一所学校却偏偏叫“城南小学”——照理应该叫“城中小学"才对,很奇怪啊。而进一步了解这所学校的办学历史后发现,原来这所学校10多年前创办时地处这座城市郊外的南山坡,故而命名为”城南小学“。快速扩张的城市建设以及这座城市汹涌澎湃的经济活力,从这所学校名称的解读中就让人活生生地体验到了。 当然,假如哪一天这座城市的市委书记来”城南小学“考察,在对这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赞不绝口的同时,随口作出一个指示:“这所小学都处在黄金地段的市中心了,还叫城南小学明显不对,就改成‘城中小学’好啦!或者适应建设大城市的需要,干脆由教育局牵头给全市城区小学统一用阿拉伯数字命名,XX市第一小学、第二小学这样编下去简单明了......" 父母官发话了,就得照办——那会怎样呢?第一,这所学校改名后原有的品牌价值、无形资产瞬间丧失殆尽了,好多年里人们都无法将新的校名与这所学校的良好声誉联系起来,包括上级教育部门、兄弟县市的学校之间,以为是新办了一所小学。第二,原校名蕴含的社会功能没有了。第三,给人们制造思维混乱。文化包括人的思维都是有惯性的。人们已经十多年叫惯了”城南小学“一下子改叫”城中小学“或别的校名是很难上口的——但你依旧出口叫老校名,人家新来这座城市的人就听不懂了,你得跟他解释——烦不烦? 所以学校的命名、更名都是一件很重大的事件,须慎之又慎。随意更改不仅会给学校的无形资产蒙受巨大损失,甚至会给后人对校史的认知留下张冠李戴的隐患。比方说,你把城南小学改成城中小学,与另外一所城区小学B虽然表面上并无瓜葛,但B小学在民国时期创办以来很多年都是叫”城中小学“呢!不是有认错祖宗之嫌? 改革开放之前,我市哪些公办学校曾被官方以数字命名 (一)小学 今稠城一小:初名“义乌官立绣湖高等小学堂”,简称“绣湖小学”。学校创办于光绪三十年(),在绣湖滨的绣湖书院旧址(今百大有加利位置)上设立。她是清末县政府设立的第一所也是义乌县唯一的一所官办西式学校。民国初年县政府将其改名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年改现名。 今实验小学和绣湖小学:二校同源,民国元年()由西门陈氏家族创办,初名“私立绣川初等小学”(绣湖古时别称绣川湖、华川),简称“绣川小学”。年土改完成后改公办,年改名“稠城镇第二小学”。年改县属、定名“义乌县实验小学”。年学校一分为二,在江南新址的仍称实验小学,在原址扩建的学校改称绣湖小学。 今稠城三小:年合作化办学的高潮中创办,初名“车站小学”。年改名,全称为“义乌县稠城镇第三小学”。镇改街道后学校简称不变。 民国2年(),民国县政府创办了4所县立高等小学,依次以数字命名。 “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简称“县立二小”,今廿三里一小、廿三里初中的前身。 “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简称“县立三小”,今田心小学前身。 “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校”,简称“县立四小”,今上溪小学前身。 “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校”,简称“县立五小”,今苏溪一小、二小以及苏溪镇中前身。 (二)中学 年,农村合作化,掀起办学热潮,国家接办了私立大成初级中学等几所私立初中。政府接办以后,曾对原有的学校及新创办的初级中学以数字命名,年又取消数字命名。 “私立大成中学”:更名为“浙江省义乌第一初级中学“,简称“一中”(今大成中学); “私立树德中学”:更名为“浙江省义乌第二初级中学”,简称“二中”(今义亭中学); “私立江南中学”:更名为“浙江省义乌第三初级中学”,简称“三中”(廿三里中学、今第六中学)。 年,县政府还创办了几所以数字命名的初级中学,主要为戴帽子初中(在小学里设初中班,像是人的身子是小学,头上却戴了顶初中的帽子。以后这些戴帽子初中逐渐从小学中分离,单设初中)。 “浙江省义乌第四初级中学”,简称“四中”,校址初设在赤岸村冯孝祠堂,即年并入大成中学的赤岸中学前身。 “浙江省义乌第五初级中学”,简称“五中”,校址在苏溪区中心小学对面。苏溪中学即今第五中学前身。 “浙江省义乌第六初级中学”,简称“六中”,校址在后宅市基(后宅中学前身——此中学为高中,非今日之后宅中学;年,以该高中为基础创办今义乌第三中学)。 “浙江省义乌第七初级中学”,简称“七中”,校址初设在上溪村。年,迁址乔山并改称上溪初级中学。年设高中班更名上溪中学,年改办职业学校改名上溪农村职业学校,年更名上溪综合职业学校,年恢复上溪中学校名,年恢复为普通高中性质。 “义乌第八初级中学(筹)”,年筹办时称“八中”。校址在东河与井头徐两自然村之间。次年改校名为东河初级中学。年设高中班更名东河中学。年5月学校改制并更名义乌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年并入城镇职业学校,原校址给东河初中。 文章作者金老师开了庆叔说 )、二中( )、三中( )、四中(原赤岸中学,已并入大成中学)、五中( )、六中(老后宅中学今第三中学)、七中( )、八中(原东河中学,已经改制撤并入城镇职校)。 义乌16所幼儿园正在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创设网投! 头条丨义乌中小学、幼儿园放寒假通知,1月20日起放假 义乌筹建浙江财经大学义乌校区?你希望它的校址会在哪? 头条丨义乌人最希望浙财分校区建在这几个镇街! 义乌教育通,随身携带的家教平台 赞赏 长按白癜风土方法武汉白癜风专科医院
|